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gǔ xī zhī nián古稀之年 |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 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gǔ xiāng gǔ sè古香古色 | 古香:古书画散发出来的气味。古雅的色调、意趣。形容器物、书画和建筑等。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邓秀梅走进大门,步步留心地察看着这座古香古色的、气派宏伟的殿宇。” |
gǔ lái jīn wǎng古来今往 | 从古代到现代。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江都市孝妇屠身》:“古来今往夕阳中,江山依旧在,塔影自凌空。” |
yǎn gǔ quàn jīn演古劝今 | 演:表演。表演古代的故事劝诫今天的人。 | 清·郑燮《城隍庙碑记》:“况金元院本,演古劝今,情神刻肖,令人激昂慷慨,欢喜悲号。” |
jīn gǔ qí guān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 |
wàn gǔ qiān qiū万古千秋 | 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 唐 周朴《望中怀古》:“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 |
qiān qiū wàn gǔ千秋万古 |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 | 唐·刘希夷《公子行》:“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
qiān gǔ yī lǜ千古一律 | 谓从来如此。 | 明·李贽《史纲评要·周记·敬王》:“杀子产,谤仲尼,千古一律,何足怪哉?” |
yǒng chuí qiān gǔ永垂千古 | 垂:流传后世。永远流传于后世。 | 《一次难忘的航行》:“他的光辉形象如同高耸入云的秦岭雄峰,气贯长虹,永垂千古。” |
qiān gǔ dú bù千古独步 | 谓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颜鲁公之书,雄姿杰出,千古独步,可仰而不可及耳。” |
zhuó jué qiān gǔ卓绝千古 | 卓绝:程度达到极点,超过一切。超过以往的一切人。 |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子胥始东奔勾吴,月涉星遁。或七日不火,伤弓于飞。逼迫于昭关,匍匐于濑者。舍车而徒,告穷此女。目色以臆,授之壶浆。全人自沉,形与口灭。卓绝千古,声凌浮云。激节必报之仇,雪诚无疑之地。难乎哉!” |
qián gǔ wèi yǒu前古未有 | 自古以来未曾有过。 | 宋·徐度《却扫编》卷下:“而邓枢密洵武真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
jí gǔ qióng jīn极古穷今 | 谓穷尽古今。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气质之秉,虽有善恶之不同,然极古穷今论之,则性未尝不善也。” |
zì gǔ dōng dīng自古东丁 | 东丁:象声词,石洞中泉水下滴的声音。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老规矩。 |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汉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间,时闻洞中泉滴声,良久一滴,清如金石,黄鲁直题诗云:‘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 |
gǔ xīn gǔ mào古心古貌 | 貌:容貌。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范。 | 宋·陈亮《谢陈同知启》:“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 |
yuán gǔ cì jīn援古刺今 | 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 |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谓之箴。”《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述怀咏史,不过词人之习态,不可以为援古刺今。” |
zūn gǔ miè jīn尊古蔑今 | 尊祟古代的,轻视当代的。 |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比十八妖魔辈,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称霸文坛。” |
gǔ wéi jīn yòng古为今用 | 指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使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毛泽东《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zhōng wài gǔ jīn中外古今 |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 | 茅盾《升学与就业》:“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学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 |
zuò gǔ zhèng jīng作古正经 | 犹言一本正经。 | 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五:“陈家驼背子板起面孔,作古正经地说:‘我刚才想了好一阵,一定是那会事情’” |
dǔ xìn hào gǔ笃信好古 | 笃:诚笃;信:诚实;好:热爱。坚持自己的信仰,喜爱古代的典籍。 | 明·刘基《陈司户墓志铭》:“情贯经史,蜚声痒序,而弗竞弗求,笃信好古。” |
rén shēng qī shí gǔ lái xī人生七十古来稀 | 稀:稀少。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易。 | 唐 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jiè gǔ yù jīn借古喻今 | 借:假借;喻: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 | 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八回:“张居正并没有直筒筒讲出自家观点,而是宕开话头借古喻今。” |
wǎng gǔ lái jīn往古来今 | 指自古至今。 | 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
rén shēng zì gǔ shuí wú sǐ人生自古谁无死 |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但应死得有价值。 | 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hào gǔ mǐn qiú好古敏求 | 好:喜爱,喜好。喜好古学而勉力追求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pán gǔ kāi tiān dì盘古开天地 | 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 | 《明成化说唱词话·花关索出身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君。” |
qián wú gǔ rén前无古人 | 以前从来没人做过的;即空前未有的。 | 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qiān gǔ zuì rén千古罪人 | 形容犯的罪永远被人记着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不独老杨禽兽,作千古罪人,即弟辈以小人之心推测君子,亦应抱愧。” |
xìn ér hào gǔ信而好古 | 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yí fàn gǔ jīn贻范古今 | 贻:留下。给世世代代的人留下榜样。 | 唐·孙揆《令应传》:“今则公之教可以精通显晦,贻范古今。” |
shuō gǔ dào jīn说古道今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话题广泛。同“说古谈今”。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九回:“你们又文绉绉的说古道今,我那里省得?” |
yí hèn qiān gǔ遗恨千古 | 千古:指时间久远。遗留下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 | 清 徐瑶《太恨生传》:“且生与女相爱怜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遗恨千古。” |
gǔ wǎng jīn lái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晋 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
tòu gǔ tōng jīn透古通今 | 透:通过。贯通古今。 | 元·王吉昌《行香子·木金间隔》:“杳冥时,踪迹难寻,无中显有,透古通今。” |
hòu jīn bó gǔ厚今薄古 | 厚:推崇,重视;薄:轻视,怠慢。重视现代的,轻视古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 吴晗《灯下集·厚今薄古和古为今用》:“厚今薄古和古为今用是一句话、一件事情的两面。” |
yǐn gǔ zhèng jīn引古证今 | 引用古代史实或文献来论证当前的行事。 | 《南齐书·高逸传》:“儒家之教,宪章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锁相袭。” |
róng gǔ nüè jīn荣古虐今 | 推崇古代,苛责现今。 | 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而又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者众焉。” |
biàn gǔ yì cháng变古易常 | 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
guān jīn yì jiàn gǔ观今宜鉴古 | 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 《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
tán gǔ shuō jīn谈古说今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
gèn gǔ bù miè亘古不灭 | 亘:横贯;亘古:从古至今;灭:绝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 | |
lè dào hǎo gǔ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
yuán gǔ zhèng jīn援古证今 | 援:引。引述古事来证明今事。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
xīn rú gǔ jǐng心如古井 | 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 | 唐 孟郊《烈女操》诗:“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
míng shèng gǔ jì名胜古迹 |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的地方。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
pān jīn diào gǔ攀今掉古 | 同“攀今吊古”。 |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更兼他腹中全无滴墨,纸上难成片语,偏好攀今掉古,卖弄才学。” |
gǔ jǐng wú bō古井无波 |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 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
liú fāng qiān gǔ留芳千古 | 一个人在历史上享有声望或给后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62回:“要做几件别古绝今之事,也好留芳千古。” |
tì gǔ rén dān yōu替古人担忧 | 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谈的吊眼泪,替古人耽忧,这些都是虚,他若唱的我眼泪出来,我才算他好戏子。” |
shì bù shī gǔ事不师古 | 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 《尚书 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 |
zhǐ gǔ zhāi jīn指古摘今 | 摘:选取。指摘古今。形容才气纵横,议论锋利。 | 清·徐麟《长生殿序》:“稗畦洪先生以诗鸣长安,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无不心折。” |
xíng gǔ zhì jīn行古志今 | 按古道行事,为当今服务。谓时异势迁,不可食而不化。 | 《逸周书·常训》:“始之以古,终之以古,行古志今,政之至也。” |
dǔ zhì ài gǔ笃志爱古 | 笃志:志向专一。志趣专一,爱好古典。 | 《北史·景穆十二王传》:“十六通《杜氏春秋》,下帷读书,笃志爱古。” |
gé gǔ tōng jīn格古通今 | 穷究古代,通晓当代。谓学富识广。 |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四折:“贤才抱德隐田园,格古通今众所传。今番诏取为官后,保祚皇图亿万年。” |
gǔ sè gǔ xiāng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
xī qí gǔ guài希奇古怪 | 奇怪而罕见。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楔子:“还有许多骗局、拐局、赌局,一切希奇古怪。” |
gǔ shì jīng fēi古是今非 | 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 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
lí qí gǔ guài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苏曼殊《与刘三书》:“曼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申,当极谈耳。” |
pān jīn lǎn gǔ攀今览古 | 谈今说古。谈话的内容兼及古今。 | 元·周文质《斗鹌鹑·咏小卿》套曲:“释卷挑灯,攀今览古。” |
gǔ dào rè cháng古道热肠 | 指待人真诚、热情。 | 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
biāo bǐng qiān gǔ彪炳千古 | 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中卷:“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 |
gǔ lǐ gǔ guài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林徽因《梅真同他们》第一幕:“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你知道当时的那些办法古里古怪的……” |
fù lì wàn gǔ富轹万古 | 形容极其丰富,超越千秋万代。 | 清·魏源《〈国朝古文类钞〉序》:“矧我圣清皞皞二百载,由治平升平而进于太平,元气长于汉,经术盛于唐,兵力物力幅员雄于宋,列圣御制诗文集、康煕《图书》、乾隆《四库》官书尤富轹万古。” |
jī gǔ zhèn jīn稽古振今 | 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 清谭嗣同《报贝元微书》:“稽古振今,士风一奋。” |
chāo jīn jué gǔ超今绝古 | 见“超今冠古”。 | 明·李贽《与管登之书》:“细读佳刻,字字句句皆从神识中模写,雄健博达,真足以超今绝古。” |
shuō gǔ tán jīn说古谈今 | 谈说古今事。形容话题广泛。 |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只待要说古谈今,寻山问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润物,治国齐家。” |
wàn gǔ cháng chūn万古长春 | 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也论功增封食邑,共皇家万古长春。” |
chāo jīn yuè gǔ超今越古 | 见“超今冠古”。 | 明·无名氏《桃园结义》二折:“凭着我壮志能,胆气粗,博一个黄阁标名,超今越古。” |
róng gǔ zhù jīn镕古铸今 | 见“镕今铸古”。 | |
zhuó gǔ cān jīn酌古参今 | 见“酌古斟今”。 | 清·冯桂芬《邵步青医学三书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时病机温毒病说》,重订《万氏女科三书》,发挥经旨,无奥不显,酌古参今,易施于用。” |
gèn gǔ wèi yǒu亘古未有 | 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 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臣愚以为皇上值亘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亘古未有之宏谟。” |
wàn gǔ bù mó万古不磨 | 磨:磨灭。永远不会磨灭。 | 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便是文章,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 |
qiān gǔ jué diào千古绝调 | 犹千古绝唱。 | 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阮亭专以神韵为主,如《仪征柳耆卿墓》云:‘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酝藉含蓄,实是千古绝调。” |
róng jīn zhù gǔ镕今铸古 | 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
róng jīn zhù gǔ熔今铸古 | 熔:熔炼;铸:浇铸。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那曾见熔今铸古五车饶,冰茧花生玉粟娇。” |
zūn gǔ bēi jīn尊古卑今 | 尊崇古代的,鄙薄现在的。 | 《庄子·外物》:“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 |
bó gǔ tōng jīn博古通今 |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
rú gǔ hán jīn茹古涵今 | 犹言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唐 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茹古涵今,无有端涯。” |
huái gǔ shāng jīn怀古伤今 | 怀:想念;伤:忧思。怀念过去的时光,哀叹现在。 |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
chāo gǔ guàn jīn超古冠今 | 超:超出;冠:位居第一。古今第一,无人能比。 | 《宋书·羊玄保传》:“弈棋之妙,超古冠今。” |
shuò gǔ qiē jīn铄古切今 | 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孙幼如起都,少而称诗,长而经义,雅丽宏肆,铄古切今,极才人之致。” |
rè cháng gǔ dào热肠古道 | 热肠:热心肠;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指待人真诚、热情。 |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老哥热肠古道,我们是一向钦佩的。” |
zhuó gǔ zhēn jīn酌古斟今 | 谓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参照。 | 明·杨慎《词品·填词用韵宜谐俗》:“此词连用数韵,酌古斟今,尤妙。” |
zhèn gǔ shuò jīn震古铄今 | 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 | 清·谭嗣同《仁学》四六:“美释黑奴而封之……称震古铄今之仁政焉。” |
bó gǔ zhī jīn博古知今 | 博:广博。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 三国·魏·王肃《孙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 |
jīn yuè gǔ yuè今月古月 |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 唐 李白《把酒问月》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diào gǔ shāng jīn吊古伤今 | 吊:凭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 南朝·梁·简文帝《悔赋》:“铺究前史,吊古伤今。” |
dú yǒu qiān gǔ独有千古 | 具有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同“独有千秋”。 | 清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七:“唐之李义山(李商隐)、宋之黄涪翁(黄庭坚),皆杜法也。先生撮在此一首中,真得其精微矣。方翁(陆游)、道园(虞集)皆未尝有此等议论,即使不读遗山诗集,已自可以独有千古矣。” |
gèn gǔ tōng jīn亘古通今 | 亘:横贯;通:贯通。指从古到今。 |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 |
bó lǎn gǔ jīn博览古今 |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 东汉 班固《汉书 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
qián bù jiàn gǔ rén,hòu bù jiàn lái zh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 | 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fǎng lùn jī gǔ访论稽古 | 探求讨论古代的言论和典实。 | 汉·赵歧《孟子题辞》:“矜我劬瘁,睠我皓首,访论稽古,慰以大道。” |
wàn gǔ bù xiǔ万古不朽 | 朽:腐烂。千秋万代永垂不朽。 | 老舍《新年醉话》:“画完题‘醉墨’二字,豪放之情乃万古不朽。” |
diào gǔ xún yōu吊古寻幽 | 吊:凭吊;幽:幽境。凭吊古迹,寻找幽境,感怀旧事。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三十卷:“游山玩水,吊古寻幽,赏月吟风,怡情遣兴,诗赋文词,山川殆遍。” |
yī shī zú chéng qiān gǔ hèn一失足成千古恨 | 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9回:“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
róng gǔ lòu jīn荣古陋今 | 见“荣古虐今”。 | 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不知诗有真本领,未可以荣古陋今之见。” |
nì gǔ bù huà泥古不化 | 泥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说法。拘泥古代的制度或说法;不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 | 宋 楼钥《荐黄肤卿林椅札子》:“既非泥古以违今,直可据经而从事。” |
qiān gǔ bù mó千古不磨 | 流传千万年也不会磨灭。犹千古不朽。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结构第一》:“《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 |
pān jīn diào gǔ攀今吊古 | 见“攀今吊古”。 | 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那攀今吊古也徒然,荒台古树寒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