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hāo liáng mù zhōu朝梁暮周 | 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 明 李东阳《王凝妻》诗:“君不见中原将相夸男儿,朝梁暮周皆逆旅。” |
diàn guāng zhāo lù电光朝露 | 一闪而过的电光,日出以前的露水。比喻存在不久的事物。 |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fú yún zhāo lù浮云朝露 | 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 《周书 萧大圜传》:“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实不愿之。执烛夜游,惊其迅迈。” |
zhāo chuān mù sāi朝穿暮塞 | 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 《南齐书·东昏侯记》:“光筑缮造,日夜不穷,晨构夕毁,朝穿暮塞。” |
sì jiǎo cháo tiān四脚朝天 | 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1回:“老和尚上前来争,被觉空一推,跌个四脚朝天。” |
huò zài zhāo xī祸在朝夕 | 夕:晚上;朝夕:比喻短时间。指祸患来临在即。 | 《旧五代史·晋书·杨光远传》:“承勋虑祸在朝夕,与诸弟同谋,杀节度判官邱涛。” |
yǐ yè jì cháo以夜继朝 | 犹言以夜继日。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
zhāo lìng xī gēng朝令夕更 | 朝:早上;夕:黄昏。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变,让人无所适从。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3章:“后来他只能置北京政府的威信于不顾,随着局势的变化而‘朝令夕更’。” |
zhāo chéng mù biàn朝成暮遍 | 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 | 《南史 刘孝绰传》:“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时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诵传写,流闻河朔,亭苑柱壁莫不题之。” |
zhāo xíng xī gǎi朝行夕改 | 朝:早晨。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无常,局势混乱。 | 《晋书·赵王伦传》:“白书青纸为诏,或朝行夕改者数四,百官转易如流矣。” |
zhāo dōng mù xī朝东暮西 | 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 明·徐霖《绣襦记·闻信增悲》:“如今他在那里,朝东暮西,那有踪迹。” |
zhèng sè lì cháo正色立朝 | 正色:态度严肃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谄媚阿谀和不畏强暴的人。 | 《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
zhāo xī gòng chǔ朝夕共处 | 朝:早晨。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 | |
zhāo gēng xī gǎi朝更夕改 | 朝:早上。早晨刚变过,晚上又改变。形容施政或言行经常变动不定。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回:“适来又在王伯当面前,说他做人好,怎么朝更夕改,又说他不好?” |
zhāo liáng mù jìn朝梁暮晋 | 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 五代冯道为相,历五朝八姓,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自号长乐老,着《长乐老自叙》,历陈官爵以为荣,时论卑之。元刘因有《冯道》诗讽之曰:“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
zhāo xī xiāng chǔ朝夕相处 | 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 | 孙犁《秀露集·<从维熙小说选>序》:“她之所以能‘青年作家’云云,不过是因为与我朝夕相处,耳闻目染的结果。” |
zhāo yì mù xí朝益暮习 | 朝:白天;益:增加;暮:晚上。白天学习新知识,晚上就温习。形容学习用功 | 春秋·齐·管仲《管仲·弟子职》:“朝益暮习。” |
zhāo fā xī zhì朝发夕至 | 早上出发;晚上到达。 | 唐 韩愈《鳄鱼文》:“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
zhāo shēng xī sǐ朝生夕死 |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 《山海经 海外东经》:“[君子国]有熏华草,朝生夕死。” |
cháo chéng mù shí朝成暮徧 | 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 | |
zhāo wén xī mò朝闻夕没 | 早晨闻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并序》:“朝闻夕没,先民所思,何用诔德?” |
mù yǔ cháo yún暮雨朝云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暮雨朝云”指男女间的情爱与欢会。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zǎo cháo yàn tuì蚤朝晏退 | 谓早出视事,及晩才退。谓勤于政事。 | |
cháo lù kè zhì朝露溘至 | 形容人生短促好似朝露那样。 | |
lì cháo shèng xùn历朝圣训 | 前几代皇帝的遗训。比喻旧的教条。 | 梁启超《谭嗣同传》:“先遣内侍持历代圣训授君,传上言。” |
zhāo zòu xī zhào朝奏夕召 | 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 见“朝奏暮召”。 |
zhāo gēng mù yún朝耕暮耘 | 耘:锄草。早上耕种晚上锄草。形容非常勤劳。 | 明·陶宗仪《辍耕录·检田吏》:“初卖衣买得犁与锄,朝耕暮耘受辛苦,还要私债输官租。” |
shēn xiān cháo lù身先朝露 | 谓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比喻很快死亡。 | 《元史·齐履谦传》:“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客城先人墓侧,修营一舍,傥病努不退,当居处其中以待尽。” |
fǎn běn cháo yuán返本朝元 | 犹言返本还源。 | 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便着铁拐李岳直至下方,度脱此二人,走一朝去,还归正道,返本朝元。” |
liú shuǐ cháo zōng流水朝宗 | 朝宗:原指古代诸侯天子,借指百川入海。比喻人心所向。 | 《诗·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
cháo zhāng guó gù朝章国故 | 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日记或书信,是向来有些读者的。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请托,于是害得名人连写日记和信也不敢随随便便。” |
zhāo dǎ mù mà朝打暮骂 | 朝:早晨;暮:晚间。早晨打晚间骂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 |
zhāo gē yè xián朝歌夜弦 | 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 唐 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
zhāo lìng xī gǎi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
dān fèng cháo yáng丹凤朝阳 | 比喻贤才逢明时。 | 《诗经 大雅 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zhāo xī zhī cè朝夕之策 | 朝夕:一早一晚;策:计策。一早一晚的打算。形容只图眼前利益的计策。 | 汉·班固《答宾戏》:“意者且运朝夕之策。” |
zhāo bù bǎo mù朝不保暮 | 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变化。极言情况危急或境遇窘迫。 | 晋 袁宏《后汉纪 质帝纪》:“二千石长吏遇民如虏,或卖用田宅,或绝命捶楚,大小无聊,朝不保暮。” |
zhāo zhōng mù gǔ朝钟暮鼓 | 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 | 唐 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
zhāo dū mù zé朝督暮责 | 朝:白天;暮:傍晚。从早到晚不停地督促检查。形容督促检查非常严格 | 唐·李靖《李卫公向对》:“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 |
mù gǔ cháo zhōng暮鼓朝钟 | 见“暮鼓晨钟”。 | 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
xī shì cháo yī西市朝衣 | 西市:北京菜市口刑场;朝衣:官员上朝的衣服。比喻忠臣被冤杀 | 东汉·班固《汉书·爰盎晁错传》:“乃使中尉召错,给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
zhì xīn cháo lǐ至心朝礼 | 至心:诚心。指诚心诚意地朝拜礼敬。 |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释道》:“《晋书·王嘉传》:‘人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 |
zhāo wén dào,xī sǐ kě yǐ朝闻道,夕死可矣 |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 《论语 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fèng míng zhāo yáng凤鸣朝阳 | 朝阳:早晨的太阳。凤凰在早晨的阳光中鸣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 | 《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huā zhāo yuè xī花朝月夕 |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 《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
xiāo fù zhōng cháo枵腹终朝 | 谓终日饿着肚子。 | 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沂水桑麻话》:“一人入集,必不能枵腹终朝;数日一集,亦不能徒手而归。” |
cháo yáng dān fèng朝阳丹凤 | 比喻贤才逢明时。 | 《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yè yuè huā zhāo夜月花朝 | 朝:早晨。明月当空的夜晚,鲜花盛开的早晨。指美好时刻。比喻男欢女爱的时光。 | 元·无名氏《符金锭》第四折:“不负了夜月花朝,当日个彩楼上众人闹。” |
zhāo shēng mù gě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8卷:“若有得一两二两赢余,便也留着些做个根本,而今只好绷绷拽拽,朝升暮合过去,那得赢余。” |
bí kǒng cháo tiān鼻孔朝天 |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 见“鼻孔撩天”。 |
míng fèng zhāo yáng鸣凤朝阳 |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梧桐者,犹明君出也。生于朝阳者,被温仁之气,亦君德也。”后因以“鸣凤朝阳”比喻贤臣遇明君。 | 《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 |
cháo sān mù èr朝三暮二 | 比喻主意多变。 | |
sān cháo yuán lǎo三朝元老 | 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
dōng shì cháo yī东市朝衣 |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事见《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后因以“东市朝衣”为朝臣被杀之典。 | 《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载: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 |
zhèn yīng zhōng cháo振缨中朝 | 振缨:弹冠,出仕。指入朝做官。 | 《晋书·周馥传》:“馥振缨中朝,素有俊彦之称。” |
cháo yī dōng shì朝衣东市 | 谓大臣就戮。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 | 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
liù cháo zhī fěn六朝脂粉 | 六朝:建都于建康(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脂粉:胭脂。形容繁华绮丽。形容六朝时金陵靡丽繁华景象。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赏月遇恶》:“且乐平生,尘寰事,六朝脂粉飞灰冷。” |
mù sì zhāo sān暮四朝三 | ①《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原指说法、做法有所变换而实质不变。②比喻反复无常。 |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
zhāo guò xī gǎi朝过夕改 | 形容改正错误快。 | 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
yuè yè huā zhāo月夜花朝 |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 《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
bǎi niǎo cháo fèng百鸟朝凤 |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
zhāo huī xī yīn朝晖夕阴 | 晖:日光。早晚阴晴变化。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yī zhāo zhī fèn一朝之忿 | 朝:早晨;忿:气忿。一时的气忿。 | 《论语·颜渊》:“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
yī xī yī cháo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朱子语类》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谓:臣弑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
zhāo sān mù sì朝三暮四 | 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 庄周《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
jīn zhāo yǒu jiǔ jīn zhāo zuì今朝有酒今朝醉 | 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 唐 权审《绝句》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
zhāo sī xī sī朝斯夕斯 | 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 《三字经》:“朝于斯,夕于斯。” |
zhāo xī mù dōng朝西暮东 | 朝:早晨。早晨在西,晚上在东。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 明·无名氏《四贤记·社会》:“朝西暮东,齐、梁、燕、宋,生涯不同。” |
zhāo jīng mù shǐ朝经暮史 |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敢则是朝经暮史他可便广览群书,多知故事。” |
zhāo qián xī tì朝干夕惕 |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 | 《周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zhāo shī mù lù朝施暮戮 | 施:施行;戮:杀戮。早上发令晚上杀戮。形容实行高压手段。 | 《新唐书·柳泽传》:“故政不常、令不一,则奸诈起而暴乱生焉,虽朝施暮戮,而法不行矣。” |
jiǎo xīn cháo tiān脚心朝天 | 死的隐语。 | |
xī tì zhāo qián夕惕朝乾 | 指终日勤谨慎,不敢懈怠。 | 《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
zhāo sī mù xiǎng朝思暮想 | 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 | 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
zhāo qín mù chǔ朝秦暮楚 | 早上侍奉秦国;晚上倒向楚国。比喻主意不定;反复无常。 | 明 毕魏《竹叶舟》:“因见贵戚王恺,富堪敌国,比太仆更觉奢华,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
mù shǐ zhāo jīng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萤窗雪案,暮史朝经。” |
yī zhāo quán rù shǒu,kàn qǔ lìng xíng shí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 一朝:一旦。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作威作福。 | 唐·高武仲《中兴间气集》:“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
zhāo róng xī miè朝荣夕灭 | 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比喻生命短促,荣辱无常。 | 《晋书·王沈传》:“朝荣夕灭,旦飞暮沉。” |
zhāo pān mù shé朝攀暮折 | 指不断地攀折。比喻时时遭摧残。 | 唐 崔颢《行路难》诗:“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王墀。”一本作“朝折暮折”。 |
miè cǐ zhāo shí灭此朝食 | 此:代词;指敌人;朝食:吃早饭。意思是消灭了这伙敌人再吃早饭。表示消灭敌人的急切心情或对敌人的仇恨蔑视。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
zhāo qì péng bó朝气蓬勃 |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 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
zhāo qián xī tì朝乾夕惕 |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 《周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yún cháo yǔ mù云朝雨暮 | 指男女欢会之时。 | 宋·贺铸《断湘弦·淑质柔情》词:“不间云朝雨暮,向西楼、南馆留连。”宋·叶阊《摸鱼儿·倚薰风》词:“红裙溅水鸳鸯湿,几度云朝雨暮。” |
zhāo fā mù zhì朝发暮至 | 指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 | 语出《后汉书 乌桓传》:“居止近塞,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
zhāo bù bǎo xī朝不保夕 |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生活困难;也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长也。” |
zhāo zòu mù zhào朝奏暮召 | 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 语出《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扞主父偃呴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
zhāo qiáng xī tì朝前夕惕 |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 《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zhāo lái mù qù朝来暮去 | 朝:早晨;暮:傍晚。黄昏过去清晨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 元·马致远《青衫泪》楔子:“妾身裴兴奴,自从与白侍郎相伴,朝来暮去,又早半年光景。” |
zhǐ zhēng zhāo xī只争朝夕 |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bǎi chuān cháo hǎi百川朝海 | 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 | 汉 焦赣《易林 谦之无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虽辽远,无不到者。” |
zhēng míng yú cháo,zhēng lì yú sh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 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 《战国策 秦策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
zhāo shé mù shé朝折暮折 | 比喻时时遭摧残。 | 唐 崔颢《行路难》诗:“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折暮折登王墀。”一本作“朝攀暮折”。 |
cháo zhāng guó diǎn朝章国典 | 见“朝章国故”。 | 《隋书·牛弘传》:“晋秘书监荀勖定魏《内经》,更著《新簿》。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 |
mù chǔ zhāo qín暮楚朝秦 | ①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秦,时而事楚。后以“暮楚朝秦”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归属变换不定。 | 清·张岱《陶庵梦忆·日月湖》:“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为之。” |
zhāo sī xī jì朝思夕计 | 朝:早晨。早晚都在思考。形容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 南朝·陈·徐陵《答诸求官人书》:“仆七十三岁,朝思夕计,并愿与诸贤为真善知识。” |
zhāo bù jí xī朝不及夕 | 形容情况危急。 |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
zhāo jī mù yán朝齑暮盐 | 齑: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 | 唐 韩愈《送穷文》:“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惟我保汝,人皆汝嫌。” |
xī tì zhāo qián夕惕朝干 | 指终日勤谨慎,不敢懈怠。 | 《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cháo cháo mù mù朝朝暮暮 | 从早到晚,天天如此,。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