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ǐ tuì wéi jìn以退为进 | 本指以谦让取得德行的进步。后指用退让作为手段求得前进。 | 汉 扬雄《法言 君子》:“昔乎颜渊以退为进,天下鲜俪焉。” |
wéi guó wéi mín为国为民 | 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一折:“有为国为民贤才,因苦谏不听,反遭诛戮。” |
gāo àn wéi gǔ高岸为谷 | 谷:两山间的凹处。高岸变成山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以来,灾谴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
yǐ hēi wéi bái以黑为白 | 谓颠倒是非。 | 《吕氏春秋·应同》:“父虽亲,以黑为白,子不能从。” |
qǐ yǎn wéi shù起偃为竖 | 偃:卧躺。竖:立,站着。使躺着的人站起来。比喻给予减轻刑罚的恩惠。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繇传》:“繇欲轻减大辟之条,以增益刖刑之数,此即起偃为竖,化尸为人矣。” |
huài shang wéi kù坏裳为裤 | 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装;裤,指军装。后以之代指从军。 | 《南史 刘穆之传》载,刘裕召刘穆之为主簿(军吏),穆之“坏布裳为裤”,往见刘裕。 |
yǐ shǒu wéi gōng以守为攻 | 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 宋·秦观《边防策下》:“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 |
xí yǐ wéi cháng习以为常 | 习:习惯;常:平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平常了。 | 《逸周书 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 |
péng bǐ wéi jiān朋比为奸 | 朋比:朋党比周的略语;同类人互相勾结;为:做;奸:邪恶;坏事。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 宋 高登《高东溪集》:“此曹当尽伏诛,今且偃自恣,尚欲朋比为奸,蒙蔽天日。” |
yǐ gōng wéi shǒu以攻为守 | 以:凭借;用。用主动进攻的战略作为积极防御的措施。 | 宋 陈亮《酌古论 先主》:“且吾又闻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此兵之变也。” |
wéi suǒ yù wéi唯所欲为 | 随心所欲,任意而为。语本《隋书·天文志上》:“扞铜仪呴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 语出《隋书·天文志上》:“扞铜仪呴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
qiān dì wéi liáng迁地为良 | 迁:迁移。迁移到他处更好。 | 邹韬奋《经历》:“每天堆满桌上的全国各处读者的来信都要求‘迁地为良’。” |
dāng wéi qiū shuāng,wú wéi jiàn yáng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 槛:关家畜的栅栏。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摆布。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荆书与东海王疆曰:‘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
xí wéi gù cháng习为故常 | 故常:常例。经常如此,养成习惯,就被当作常规了。 | 明·沈德符《野获编·勋戚·沈禄》:“盖承成化以来,滥授冗员,俱以中旨批出,遂习为故常,不以为怪也。” |
gǎn zuò gǎn wéi敢作敢为 | 做事果敢,不怕风险,无所顾忌。 | 明 王士性《广志绎 江南诸省》:“此自英雄大略之主,敢作敢为之事,意到即行。” |
zhuó diāo wéi pǔ斫雕为朴 | 见“斫雕为朴”。 | 《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汉书·皇后传序》:“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及贵人。” |
wéi chén sǐ zhōng,wéi zǐ sǐ xiào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 为:作为。为臣的应不惜生命忠于帝王,为子的应不惜生命孝顺父母。 | 明·吾丘瑞《运甓记·父子死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孩儿兄弟二人,情愿同爹爹出阵。” |
huǐ zhōng wéi duó毁钟为铎 | 将钟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 | 《淮南子·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
lì jīng wéi zhì厉精为治 |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 | 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而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 |
èr shù wéi zāi二竖为灾 |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比喻疾病缠身。 | 春秋 鲁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
chuán wéi xiào bǐng传为笑柄 | 笑柄:被人取笑的材料。流传开去被人们当作取笑的资料。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0回:“男家埋怨他办事无首尾,女家骂他占骗……合城传为笑柄。” |
chéng xìng wàng wéi逞性妄为 | 由着性子胡来。也指坏人任意干坏事。 |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杨荫榆发表过一个‘须知学校犹家庭’的怪论。意思是说,学校好比封建大家庭,校长就是家长,有权逞性妄为。” |
lǜ yǐ wéi cháng率以为常 | 成为经常的事。 | 《北齐书·司马子如传》:“及其当还,高祖及武明后俱有赉遗,率以为常。”宋·文天祥《与朱太博埴》:“骑马囊饭,朝往夕还,率以为常,而山外事一毫不接耳目矣。” |
xǐ mù wéi xìn徙木为信 | 徙:迁移;信:信用。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有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
shī zhí wéi zhuàng师直为壮 | 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 |
cuō tǔ wéi xiāng撮土为香 | 撮:聚合;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京娘取笔题诗四句于壁上,撮土为香,望空中拜了四拜,将白罗汗巾,悬梁自缢而死。” |
hù wéi biǎo lǐ互为表里 | 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乙为甲的外表;甲为乙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 晋 陈寿《三国志 董允传》:“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为表里。” |
huà wéi pào yǐng化为泡影 | 泡:水泡。变成像水泡和影子那样;很快就消失。 | 郭沫若《洪波曲 第七章 一》:“由于六月十一日的黄河决堤,使豫东成为泽国,也就化为了泡影。” |
wèi hǔ tiān yì为虎添翼 | 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刘备枭雄,久留蜀而不遣,是纵虎入室矣。今更助之以军马钱粮,何异与为虎添翼乎?” |
yǐ yù wéi shǎng,yǐ huǐ wéi fá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 誉:赞扬;毁:批评。指受人赞扬的官员应嘉奖,受人批评的官员应惩罚。 | 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 |
yǐ lín wéi hè以邻为壑 | 壑:山沟;大水塘。把邻国当作排泄本国洪水的深沟。比喻只顾自己的利益;把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泽水。泽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
rén bù wèi jǐ,tiān zhū dì mi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种人的脑筋,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他相信这样的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甚至用这一大套剥削阶级的话,来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辩护。” |
zhī wú bù wéi知无不为 | 为:做。知道是应该做的就一定去做,形容尽心竭力。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
yǐ shì wéi hèn以是为恨 | 恨:遗憾。把这件事当作遗憾。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
yǐ yì wéi zhī以意为之 | 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
pò gū wéi yuán破觚为圜 | 觚:主;圜:圆。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 《汉书·酷吏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斵琱而为朴,号为罔漏吞舟之鱼。” |
yǒu suǒ bù wéi有所不为 | 为: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弃掉。 | 宋·陈亮《酌古论·先主》:“当理而后进,审势而后动,有所不为,为无不成,是以英雄之主常无敌于天下。” |
yǐ gǔ wéi jiàn以古为鉴 | 亦作“以古为镜”。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 《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按《旧唐书·魏徵传》“鉴”作“镜”。 |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 《北齐书 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
mù shí wéi tú木石为徒 | 徒:同类。与树木石头为伴。指寄情山水,不问世事。 | 《新唐书·柳宗元传》:“用是更乐暗默,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 |
shì wéi zhī jǐ视为知己 | 看成好朋友。 |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63回:“独故太仆灌夫,却与婴沆瀣相投,始终交好,不改故态,婴遂视为知己,格外情深。” |
jìn lì ér wéi尽力而为 | 尽:全部用出;为:做。用全部力量去做。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
dà yǒu kě wéi大有可为 |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
bù zú wéi xùn不足为训 | 不足:不值得;训:教导;规范。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典范。 | 明 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
fèng wéi guī niè奉为圭臬 | 尊崇信奉某些人;某些事物或言论;并且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圭:测日影的仪器。臬: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圭臬:比喻标准或法则。 | 清 钱泳《履园丛话》:“三公者,余俱尝亲灸,奉为圭臬,何敢妄生议论。” |
kuān dà wéi huái宽大为怀 | 宽大:对人宽宏大量;怀:胸怀。对别人抱有宽大的胸怀。 |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71章:“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不为己甚。” |
xiāng yǐ wéi mìng相倚为命 | 倚:依赖。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 宋·陆游《青阳夫人墓志铭》:“平生相倚为命兮,未尝轻去吾亲之傍。” |
wéi fù bù rén为富不仁 | 想发财致富的剥削者绝不会有好心肠。为富:想发财致富;不仁:没有好心肠。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
dié shí wéi shān叠石为山 | 叠:重叠。把石头堆成山。指假山。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宅后又构一园,大可二三顷,凿池引水,叠石为山,制度极其精巧。” |
niǎo wéi shí wáng鸟为食亡 | 鸟儿为了吃食而死。比喻人为了名利而丧失生命。 |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13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话,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 |
gè zì wéi zhèng各自为政 | 指各自在职权范围内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
fù shì wéi fēi覆是为非 | 覆:颠倒。把是颠倒为非,把非颠倒为是。 | 汉·焦赣《易林·丰之鼎》:“谗言乱国,覆是为非,伯奇乖难,恭子忧哀。” |
fǎn láo wéi yì反劳为逸 | 劳:疲劳;逸:安闲,休息。把疲劳转化为安逸。 | 明·揭喧《兵经百篇·更字》:“我一战而人数应,误逸为劳;人数战而人数休,反劳为逸;逸则可作,劳则可败。” |
cuī gāng wéi róu摧刚为柔 | 摧:挫败。变刚强为柔顺。 |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时。” |
jìn tuì wéi nán进退为难 | 见“进退两难”。 | 《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难。” |
shì wéi děng xián视为等闲 | 等闲:无关紧要。把它看成无关紧要,不予重视。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3回:“舍山后杨业干城之将,视为等闲而不用。” |
fān shǒu wéi yún,fù shǒu wéi y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 清 蒋士铨《空谷香 店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梁间存寡燕,树杪没慈乌。” |
yǎn gé wéi xuān偃革为轩 | 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 | 《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革者,革车也;轩者,赤黻乘轩也。偃武备而治礼乐也。” |
xiān wéi zhī róng先为之容 | 容:雕饰,形容。事先为人介绍宣传。 | 汉·邹阳《于狱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
yǐ xū wéi shí,yǐ shí wéi xū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 表面上很空虚,实际上作好了充分准备;表面看来准备很充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32章:“但臣与逆贼周旋三年,深知逆贼狡计甚多,常常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
xīn wéi xíng yì心为形役 | 形:形体。心神被生活、功名利禄所驱使。形容人的思想不自由,做一些违心的事。 | 晋·陶潜《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fān shǒu wéi yún翻手为云 | 翻:反转。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 | 宋·陈亮《祝英台近》词:“翻手为云,造物等儿戏。” |
yǐ lù wéi mǎ以鹿为马 | 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 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以鹿为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 |
yǒu suǒ bù wéi,ér hòu kě yǐ yǒu wéi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 为: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弃掉,然后才能在另外的事情上有所作为。指要获得成功,必须有所舍弃,有所选择。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bù zú wéi lǜ不足为虑 | 足:值得;虑:忧。不值得忧虑担心。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卫臻传》:“且合肥城固,不足为虑。” |
xù xù wèi rén煦煦为仁 | 煦煦:和悦惠爱的样子。指小恩小惠。形容妇人之仁 | 唐·韩愈《原道》:“煦煦为仁,孑孑为义。” |
zhù jié wéi è助桀为恶 | 同“助桀为虐”。 | 邹韬奋《信箱期望》:“因为无条件的生存,同流合污助桀为恶的生存,虽生犹死,乃至生不如死。” |
shè jì wéi xū社稷为墟 |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国家破亡而成为废墟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重耳反国,起师而伐曹,遂灭之。身死人手,社稷为墟。” |
xiāng yǔ wéi yī相与为一 | 相与:相互。相互结合成为一体。 | 汉 贾谊《过秦论》:“诸侯恐惧,同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第十:“谓之性情,性情相与为一瞑,情亦性也,谓性已善,奈其情何?” |
gān wéi róng shǒu甘为戎首 | 甘:情愿,乐意;戎首:发动战争的祸首。甘愿作战争的主谋。指发动战争的人。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
shì zài rén wéi事在人为 |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事在人为耳,彼朽骨者何知。” |
zhuó fāng wéi yuán斫方为圆 | 斫:砍,削。把方的东西砍削成圆的。比喻人变方正为圆滑。 |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挠直为曲,斫方为圆,秽素丝之洁,推亮直之心。” |
fā fèn yǒu wéi发奋有为 |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也可以借此报效朝廷,正是男子汉发奋有为之时。” |
lì yí wéi zhí詈夷为跖 | 詈:咒骂;夷:伯夷;跖:盗跖。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比喻颠倒黑白,诬蔑好人。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言官一言之失》:“其他占风望气,詈夷为跖,自弃名教者,固不可胜数矣。” |
bèi shuǐ wéi zhèn背水为阵 | 背:背向。背对河布阵,拼死作战。比喻决一作战。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
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道不同不相为谋 |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 《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
huá dì wéi láo划地为牢 |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以“划地为牢”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古人划地为牢,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划地为牢,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 |
yǐ rěn wéi hūn以忍为阍 | 用忍耐作门。表示不轻易动怒而出言伤人,以免招来祸患。 | 唐·刘禹锡《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启,尔心之门。无为我兵,当为我藩。以慎为键,以忍为阍。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
fèng wéi guī bì奉为圭璧 | 圭璧:玉器,指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尊重有价值的东西。 | 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中卷:“余之此言,天下作诗者,当字字奉为圭璧。” |
huà zhěng wéi líng化整为零 | 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 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上海成为孤岛之后,他们化整为零,装着难民的孩子逃了出来。” |
zhōu zhāng wéi huàn诪张为幻 | 诪张:也作“侜张”;欺骗作伪。用欺骗迷惑人。 | 《尚书·无逸》:“民无或胥(与)X张为幻。” |
mài wén wéi shēn卖文为生 | 指以出卖诗文所得来维持生计。 | 唐 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故人南郡去,云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 |
huǐ zhōu wéi duò毁舟为杕 | 杕,通“舵”。将船改成舵。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不当行为。 | 《淮南子 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
wú suǒ bù wéi无所不为 | 为:做。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
yǔ rén wéi shàn与人为善 | 与:赞成;为:做;善:好;好事。原指赞成人学好。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yǐn wéi kǒu shí引为口实 | 口实:话柄。作为谈话的资料。指作为指责、攻击或嘲笑的话柄。 | 许德珩《回忆蔡元培先生》:“北洋军阀政府对他在教育事业上力图革新,极为不满,尤其对于北京大学男女同校一节,引为口实。” |
xuē fà wéi sēng削发为僧 | 指剃去头发,出家为僧尼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卷:“当时鏖战辽兵,势甚危迫,料难脱身,遂削发为僧,直至五台山来。” |
wéi è bù quān为恶不悛 |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 晋·干宝《搜神记》第七卷:“贾后为恶不悛。” |
zhǐ tiān wéi shì指天为誓 | 见“指天誓日”。 |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 |
jī zhě yì wéi shí,kě zhě yì wéi yǐng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 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 《孟子 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
xiāng yī wéi mìng相依为命 | 依:依靠;为命:为生;过日子。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 晋 李密《陈情事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wéi mín fù mǔ为民父母 | 这:作为,充当;父母:即父母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 《孟子 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
kè mù wéi hú刻木为鹄 | 喻仿效虽不逼真,但还相似。 | 明·郑瑗《井观琐言》第一卷:“扬氏《法言》、王氏《中说》,所谓刻木为鹄者也。” |
zhuǎn wēi wéi ān转危为安 | 由危险转为平安。危:危险。 | 汉 刘向《<战国策>书录》:“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亦可观。” |
zǎo wéi zhī suǒ早为之所 | 为:安排;所:处所。早点为他安排一个合适的地方。指应及早作安排。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
yǐ bái wéi hēi以白为黑 | 谓颠倒是非。 | 《吕氏春秋·应同》:“故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 |
bù yǐ wéi yì不以为意 |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
shì wéi kòu chóu视为寇仇 | 视:看待;寇仇:仇敌。像仇人一样看待。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wéi guǐ wéi yù为鬼为蜮 | 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 《诗经 小雅 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
zhuǎn fán wéi shèng转凡为圣 | 将平常人转化为圣人。 | 宋·释延寿《宗镜录》:“还丹一粒,转铁为金;至理一言,转凡为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