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é yǐ chuán é讹以传讹 | 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 |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 |
yǐ lù wéi mǎ以鹿为马 | 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 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以鹿为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 |
xí yǐ chéng xìng习以成性 | 习:习惯。习惯了就养成了性格 | 《晋书·王导传》:“习以成性,迁善远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 |
yǐ kě fú mǎ以渴服马 | 使马忍渴受训,从人驱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顺服。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造父为齐王驸驾,以渴服马,百日而服成……王曰:‘效驾于圃驾于圃中。’造父驱车入圃,马见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以渴服马久矣,今马见池,馯而走,虽造父不能治……” |
zì yǐ wéi fēi自以为非 | 认为自己的看法不对。 | |
shì mù yǐ sì拭目以俟 | 见“拭目以待”。 | 宋·杨万里《答普州李知府》:“伏惟财幸笔櫜之除,方且拭目以俟。” |
bù yǐ rén fèi yán不以人废言 |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 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xù yǐ dà yì勖以大义 | 勖:勉励。以大义相勉励。 | 孙中山《孙文学说·心理建设》第八章:“予乃招集当地华侨同志会议,勖以大义,一夕之间,则醵资八千有奇。” |
yǐ zhàn qù zhàn,yǐ shā qù shā以战去战,以杀去杀 | 用战争制止战争,用杀戮制止杀戮。 |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画策》:“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 |
yǐ jì dài zhàn以计代战 | 用计谋来代替阵前的交战。 | |
yǐ fǎ wéi jiào以法为教 | 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 《韩非子 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
yǐ yì chēng zhū以镒称铢 | 用镒同铢相比,表示力量处于绝对优势。 | 《孙子·形》:“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王皙注:“言铢、镒者,以明轻重之至也。” |
yǐ ròu qū yíng以肉驱蝇 | 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 明·张居正《答南学院周乾明》:“令人不解宽义,一切务为姑息弛纵,贾誉于众,以致士习骄侈,风俗日坏,间有一二力欲挽之,则又崇饰虚谈,自开邪径,所谓以肉驱蝇,负薪救火也。” |
mín yǐ shí wéi běn民以食为本 | 民众以粮食为根本。 | 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一折:“常言道大富由天,小富由勤,民以食为本。” |
yǐ yī dāng shí以一当十 | 一个人可抵挡十个人。形容以少胜多;英勇善战。 | 《战国策 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 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
yǐ zhuī cì dì以锥刺地 | 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比喻见识浅陋,所知甚少。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
shì yǐ wéi rì誓以皦日 | 谓誓同生死,亲爱终生。语本《诗 王风 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 《诗经·王风·大车》:“各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
bù yǐ cí hài zhì不以辞害志 | 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
chā yǐ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谬:同“缪”。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yǐ rén wéi jìng以人为镜 |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 先秦 墨翟《墨子 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
yǐ yè xù zhòu以夜续昼 | 犹言以夜继日。 | 《南史·谢灵运传》:“灵运表陈疾,赐假东归。将行,上书劝伐河北,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 |
yǐ gǔ fāng jīn以古方今 | 方:比拟。类比。拿古代的事情与当今的事情相比。 | 《北史·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哲。” |
yǐ fēng bǔ qiàn以丰补歉 | 把丰年积余的粮食储备起来,留待灾年歉收时使用。 |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以丰补歉,很有必要。” |
yè yǐ jiē rì夜以接日 | 以:用;接:接续。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勤奋工作或学习。 | 《晏子春秋·内篇谏》:“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 |
yòu wǔ yòu yǐ jí rén zhī yòu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幼:爱护。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shòu rén yǐ bǐng授人以柄 | 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
yǐ fáng bú cè以防不测 | 防:防备;测:推测、预测、料想。用来防备不曾预料到的事。 | 张中明《人生劫》:“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做好抢险的一切准备,以防不测,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 |
yǐ zhàn yǎng zhàn以战养战 | 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 |
yǐ huǒ jiù huǒ以火救火 |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
yǐ dàn pèng shí以蛋碰石 |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 郑振铎《桂公塘》:“没有什么,该镇定些,他们决不敢拿我怎么样的,此刻万事且须容忍,以蛋碰石,必然无幸!” |
yǐ yē fèi cān以噎废餐 | 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 | 《南史 贺琛传》:“卿又云‘百司莫不奏事,诡竞求进’。今不许外人呈事,于义可否?以噎废餐,此之谓也。” |
yǐ xuè xǐ xuè以血洗血 | 洗:洗雪。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指杀敌报仇。 | 《旧唐书·源休传》:“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
yǐ jiǎn yù fán以简御繁 | 御:治理,统治。以简便的办法去对付复杂繁多的事情。 | 南朝·梁·沈约《宋书·江秉之传》:“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 |
xié tài shān yǐ chāo běi hǎi挟泰山以超北海 | 挟:夹持;超:跨过。夹着泰山跨过北海。比喻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
yǐ shā zhǐ shā以杀止杀 | 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 《商君书 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 |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yǐn yǐ wéi hàn引以为憾 | 以此事为遗憾。 | |
wù yǐ xī wéi guì物以稀为贵 | 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 唐 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 |
liáo yǐ zú suì聊以卒岁 | 聊:姑且;勉强;卒:尽;终;岁:一年。姑且这样度过一年。本指逍遥自在地度日。现用以形容生活的艰难。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 |
yǐ rén fèi yán以人废言 | 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 |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kān yǐ gào wèi堪以告慰 | 堪:能,可以。可以感到或给予一些安慰。 | 魏巍《我们唾弃那种中国人》第二章:“近年来,我对此每每撰文加以表述,并获海内外广大读者的赞同和好评,堪以告慰。” |
yǐ jiǎ luàn zhēn以假乱真 | 以:用;乱真:使真的东西混乱;与假的掺杂在一起分不清。用假的东西来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
nán yǐ wéi qíng难以为情 | 情面上过不去。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前日是并起并坐,今日是‘大人、卑职’,未免叫不出口,难以为情。” |
hào zhěng yǐ xiá好整以暇 | 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 |
yǐ luǎn dí shí以卵敌石 | 用蛋去抵挡石头,比喻不自量力。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盖系旧臣,无端为所摧辱,心实恨之!” |
yǐ gōng wéi shǒu以攻为守 | 以:凭借;用。用主动进攻的战略作为积极防御的措施。 | 宋 陈亮《酌古论 先主》:“且吾又闻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此兵之变也。” |
yǐ shuǐ xǐ xuè以水洗血 | 谓消除冤仇,以求和好。 | 《旧唐书·源休传》:“吾今以水洗血,不亦善乎!” |
yǐ guǎn kuī tiān以管窥天 |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从管子里看天。比喻见识非常狭隘;对事物的观察;了解很肤浅;很片面。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
yǐ zǐ wéi zhū以紫为朱 | 见“以紫乱朱”。 | 明·刘基《官箴中》:“俾好作恶,以紫为朱。” |
yǐ lǐ cè hǎi以蠡测海 | 以:用;蠡:贝壳;利用贝壳当瓢;测:量。用贝壳来量海水。比喻观察或了解得很狭窄、片面;也比喻知识浅薄。 | 汉 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
yǐ duàn tóu luǎn以碫投卵 | 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 | 《孙子·势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
yǐ zī qiē cuō以资切磋 | 资:帮助;切磋:古代把兽骨、象牙磨制成器物。借以帮助共同研究。 | 《诗经·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yǐ diǎn dài miàn以点带面 | 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 | 竺可桢《一年来的综合考察》:“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
zì yǐ wéi jì自以为计 | 自己以为计谋得逞。 |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
yǐ yán qǔ rén以言取人 |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yǐ xíng zhǐ xíng以刑止刑 | 犹以刑去刑。 | 《周书·武帝纪下》:“以刑止刑,世轻世重。罪不及嗣,皆有定科。” |
yǐ yè jì zhòu以夜继昼 | 犹言以夜继日。 | 《东观汉记·郅恽传》:“陛下远猎山林,以夜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 |
yǐ zhǐ cè hé以指测河 | 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 《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
shì mù yǐ guān拭目以观 | 拭目:擦眼睛。擦亮眼睛看。指仔细观看。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5卷:“公既在位,中外咸喜,信在言前,拭目以观。” |
yǐ yì dài láo以逸待劳 | 逸:安闲;劳:疲劳。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 |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
zì kuài yǐ xià自刽以下 | 刽:西周时的诸侯国名。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 |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刽以下无讥焉。” |
yǐ cì shì shì以刺世事 | 以:表示目的的连词。来讽刺当世之事。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
rú yuán yǐ cháng如原以偿 | 谓愿望得到实现。 | |
yǐ jiāo tóu qī以胶投漆 | 比喻相合而密不可分。 | 唐·孔颖达《〈春秋正义〉序》:“晋世杜元凯又为《左氏集解》,专取丘明之传以释孔氏之经,所谓子应乎母,以胶投漆,虽欲勿合,其可离乎!” |
zì yǐ wéi dé jì自以为得计 | 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
zhǐ zhī qí rán,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 |
yǐ tāng wò fèi以汤沃沸 | 见“以汤止沸”。 | 《淮南子·原道训》:“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是故鞭噬狗,策蹄马,而欲教之,虽伊尹、造父弗能化。” |
yǐ cháng gōng duǎn以长攻短 | 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 | |
jūn zǐ ài rén yǐ dé君子爱人以德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爱:爱护;德:道德。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和帮助他人。指对人不偏私,不姑息。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qǔ yǐ lái取以来 | 把他们搬取到我这里来。 | |
liáo yǐ zì wèi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汉 张衡《鸿赋序》:“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 |
yǐ yè jì rì以夜继日 | 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 《吕氏春秋·先识》:“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 |
yǐ qiè shì wén以郄视文 | 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越人(扁鹊名)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
yǐ máng biàn sè以盲辨色 | 用盲眼去辨别色彩。比喻没有正确的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 | 战国·赵·荀况《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
xí yǐ chéng sú习以成俗 | 俗:习惯。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成了习俗。 | 《魏书 高允传》:“虽条旨久颁,而俗不革变。将由居上者未能悛改,为下者习以成俗,教化陵迟,一至于斯。” |
yǐ xíng zhì xíng以刑致刑 | 谓对重罪施以轻刑,则罪犯无所畏惧,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 | 《商君书·靳令》:“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又《去强》:“以刑致刑,国治。”《韩非子·饬令》:“罪重而刑轻,刑轻而则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 |
yǐ xíng qù xíng以刑去刑 | 用刑罚遏止刑罚,意谓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 《商君书·靳令》:“行罚,重其轻者,轻其重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高亨注:“‘轻其重者’一句是衍文,《韩非子·饬令篇》无,是其证。”又《去强》:“以刑去刑,国治。” |
dàn yǐ gān yán啖以甘言 | 啖:引诱;甘:甜。用甜言蜜语去引诱人。 | 宋·陈亮《酌古论·孙权》:“啖以甘言,效其珍物,有求则从,惟恐少拂其意。” |
yǐ lóng biàn shēng以聋辨声 | 用聋的耳朵辨别声音。比喻没有正确的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 | 战国·赵·荀况《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
yǐ ròu dàn hǔ以肉啖虎 | 见“以肉餧虎”。 | 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以揽权要秦王,正如以肉啖虎耳。” |
yǐ jǐng xiào yóu以儆效尤 | 儆:告诫;警戒;效尤:效仿过错;学人家做坏事。用对某些坏人坏事的惩罚来警戒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 |
mèng mèi yǐ qiú梦寐以求 | 寐:睡着。睡觉做梦时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 《诗经 周南 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yǐ guī wéi tiàn以规为瑱 | 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 | 《国语·楚语上》:“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 |
yǐ cǐ lèi tuī以此类推 | 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它事物的道理。 |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宣和间,宗室围炉次,索炭,既至,诃斥左右云:‘炭色红,今黑,非是。’盖尝供熟火也。以此类推之,岂识世事艰难!” |
yǐ lì xiàng qīng以利相倾 | 依靠钱财争权夺利,互相排挤。 | |
yǐ gǔ yù jīn以古喻今 | 喻:说明。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 | 《北史 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渐曩哲。” |
yǐ yē fèi guāng以噎废飡 | 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 | |
jì rì yǐ dài计日以待 | 见“计日而待”。 | 明·赵元星《贺贾元礼食廪序》:“待御为两京学使者,即不复外补,坐致九列,惟计日以待耳。” |
yǐ yán jǔ rén以言举人 | 根据言论来举荐人才。 | 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文学]议论称诵,窃商赐之辞;刺讥言治,过管晏之才。心卑卿相,志小万乘。及授之政,昏乱不治。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此其所以多不称举。” |
rén yǐ qún fēn人以群分 | 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 | 《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
yǐ gōng xiào jiǎo以宫笑角 | 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 北齐·刘昼《新论·文武》:“今代之人,为武者则非文,为文者则嗤武,各执其所长而相是非,犹以宫笑角,非适才之情,得实之论也。” |
yǐ yī zhī wàn以一知万 |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 《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
shǐ mín yǐ shí使民以时 | 时:农时。执政者要按照农时使用民力。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yǐ yǎn huán yǎn以眼还眼 | 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 《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
jié yǐ wéi zhí讦以为直 | 讦:攻击别人短处;直:直率。揭发别人的隐私自认为坦率。形容人品奸诈虚伪。 |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
yǐ táng dāng chē以螳当车 | 用螳臂阻挡车轮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 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以人力而欲与理势为御,譬犹以卵投石,以螳当车,多见其不知量而已。” |
shuài mǎ yǐ jì率马以骥 | 用好马带领马群。比喻能者居先。 | 汉 扬雄《法言 修身》:“或曰:‘治己以仲尼,仲尼奚寡也?’曰:‘率马以骥,不亦可乎?’” |
jī yǐ wéi cháng积以为常 | 指习惯成自然。同“习以为常”。 | 《旧唐书 张柬之传》:“今姚府所置之官……唯知诡谋狡算,恣情割剥,贪叨动掠,积以为常。” |
yǐ guǎn kuī tiān以筦窥天 | 见“以管窥天”。 | |
yǐ shū wéi yù以书为御 | 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 《战国策·赵策二》:“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