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lóng shé fēi wǔ龙蛇飞舞 | 见“龙蛇飞动”。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八回:“闺臣听了,把神凝了一凝,只得打起精神,举起笔来,刷、刷、刷如龙蛇飞舞一般,一连写了几句。” |
| lái lóng qù mài来龙去脉 | 来龙:龙头之所在。过去看风水的人把山脉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的连贯着;可以看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比喻事情前后关联的线索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 明 吾丘瑞《运壁记 牛眠指穴》:“此间前冈有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 |
| lóng pán fèng wǔ龙盘凤舞 | 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气象。 | 宋·方千里《西河·钱塘》词:“都会地,东南王气须记。龙盘凤舞到钱塘,瑞烟回起。” |
| lóng téng hǔ jù龙腾虎踞 | 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 晋·葛洪《抱朴子·钦士》:“彼虽降高抑满,以贵下贱,终亦并目以远其明,假耳以广其聪,龙腾虎踞,宜其然也。” |
| qīng lóng jīn kuì青龙金匮 | 指六辰。谓良辰吉日。旧时星命家以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司命等六辰为吉神,六辰值日,诸事皆宜,为黄道吉日。 | |
| hǔ tiào lóng ná虎跳龙拿 | 拿:取。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形容人身手敏捷或激烈搏斗。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就是他帐下那班奔走的健儿,也是一个个有……虎跳龙拿之技。” |
| fèng máo lóng jiǎ凤毛龙甲 | 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 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
| fèng zǐ lóng sūn凤子龙孙 | 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 《二刻拍案惊奇》卷七:“真个是凤子龙孙,遭着不幸,流落到这个地位。” |
| lóng jǔ yún shǔ龙举云属 | 同“龙兴云属”。 | 《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算所指,龙举云属。” |
| shén lóng shī zhì神龙失埶 | 喻失去权位。埶,同“势”。 | |
| lóng zī fèng cǎi龙姿凤采 | 形容姿态风采非凡。 | 明·郭勋《英烈传》第15回:“陶安见太祖龙姿凤采,也自羡得所主。” |
| lóng mén diǎn é龙门点额 | 比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
| yú yuè lóng mén鱼跃龙门 | 同“鱼化龙”。 | 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
| dǎ fèng láo lóng打凤牢龙 | 亦作“打凤捞龙”。①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②喻设法寻找合适的人选。 |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安排下打凤牢龙,准备着天罗地网,也不是待客筵席,则是个杀人、杀人的战场。” |
| rì jiǎo lóng yán日角龙颜 | 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日角龙颜”为帝王的贵相。 | 《梁书·元帝纪》:“陛下日角龙颜之姿,表于徇齐之日;彤云素气之瑞,基于应物之初。” |
| yú lóng bǎi biàn鱼龙百变 |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譬其毫翰,则风雨争飞;论其文采,则鱼龙百变。” |
| liú shuǐ yóu lóng流水游龙 | 语本《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褠,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后因以“流水游龙”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 | 语出《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褠,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 |
| yú lóng màn yǎn鱼龙曼衍 | 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剿土匪鱼龙曼衍,开保案鸡犬飞升。” |
| jiāo lóng dé shuǐ蛟龙得水 | 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 管仲《管子 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
| guī lóng lín fèng龟龙麟凤 |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 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 |
| lóng wēi yàn hàn龙威燕颔 | 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阿文成公》:“余时在毕秋帆尚书幕下,见之,乃身裁短小,弱不胜衣,并无龙威燕颔之相也,亦奇矣哉!” |
| lóng pán hǔ jù龙蟠虎踞 | 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 晋 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
| lóng xīng yún shǔ龙兴云属 | 《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遂以“龙兴云属”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 | 《易·干》:“云从龙,风从虎。” |
| qián lóng wù yòng潜龙勿用 | 蛟龙潜伏着不为人知。比喻人才未被重用。 | 《周易·乾》:“初九,潜龙勿用。” |
| mǎ lóng chē shuǐ马龙车水 |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 清 捧花生《画舫余谭》:“马龙车水,过者如云。” |
| yún qǐ lóng xiāng云起龙襄 | 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 《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颜师古注:“襄,举也。”一本作“云起龙骧”。 |
| fú hǔ xiáng lóng伏虎降龙 |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学师父伏虎降龙,跨鸾乘凤。” |
| lóng wēi hǔ zhèn龙威虎震 |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 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梁鹄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
| zhí dǎo huáng lóng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
| pào lóng pēng fèng炮龙烹凤 | 见“炮凤烹龙”。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二回:“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设筵宴,轮番把盏。厅前大吹大擂。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 |
| huó lóng huó xiàn活龙活现 | 龙:古代传说的一种灵怪动物。指像活的龙出现一样。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
| lóng yóu qū zhǎo龙游曲沼 | 传说龙耀五彩,所以以游龙为喻。沼:池子。 | |
|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神龙见首不见尾 | 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 清 赵执信《谈龙录》:“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
| lóng xíng hǔ biàn龙行虎变 | 《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 《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 |
| è lóng bù dòu dì tóu shé恶龙不斗地头蛇 | 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
| lóng hú zhī tòng龙胡之痛 |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 |
| dǐng hú lóng qù鼎湖龙去 | 同“鼎成龙去”。 | 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
| lóng qù dǐng hú龙去鼎湖 | 指帝王去世。 |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 |
| pēng lóng zhǔ fèng烹龙煮凤 | 见“烹龙炮凤”。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有《鹧鸪天》词为证: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 |
| páo fèng pēng lóng炮凤烹龙 | 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 唐 李贺《将进酒》诗:“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帷绣幕围香风。” |
| kuí lóng lǐ yuè夔龙礼乐 | 夔龙:虞舜的两个大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 |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
| lóng xiāng hǔ zhì龙骧虎峙 | 骧:马昂首的样子;峙:耸立。雄踞的样子。 | 明·方孝孺《春秋诸君子赞·公子友》:“龙骧虎峙,蛇豕屏窜。” |
| lóng zhāng fèng cǎi龙章凤彩 | 不凡的仪表风采。 | 唐·邵混之《元氏县令庞君清德碑》:“君纯德天资,大材灵降,龙章凤彩,凝脂点漆。” |
| huǒ lóng fǔ fú火龙黼黻 |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
| lóng diāo fèng jǔ龙雕凤咀 | 喻辞藻之美。 | |
| guàn dòu shuāng lóng贯斗双龙 | 形容才能拔萃超群。 | 据《晋书·张华传》载:“晋张华善望气,见斗牛间常有紫气,固命雷焕为丰城令访之。焕到县,掘狱屋基,得龙泉、太阿两宝剑,华与焕各佩其一。后华死,失剑所在。焕死,焕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下续示例] |
| yī lóng yī shé一龙一蛇 |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 先秦 管仲《管子 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
| lóng zhāng fèng zī龙章凤姿 | 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
| què mǎ yú lóng雀马鱼龙 | 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 语出《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
| zhì fèng pēng lóng炙凤烹龙 | 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 | |
| yào diàn fēi lóng药店飞龙 | 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 南朝宋乐府《读曲歌》:“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唐·李商隐《垂柳》诗:“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
| bǐ zǒu lóng shé笔走龙蛇 | 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 唐 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
| pān lóng fù fèng攀龙附凤 |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
| 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龙凤呈祥 | 指吉庆之事。 | 汉 孔鲋《孔丛子 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
| chéng lóng guì xù乘龙贵婿 | 对别人的女婿的称赞。 | 明·汤显祖《还魂记·闹宴》:“你是老爷跟马贱人,敢辱我乘龙贵婿,打不的你?” |
| pào lóng pēng fèng砲龙烹凤 | 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也指一种肴馔名。同“砲凤烹龙”。 | |
| suì zài lóng sān岁在龙虵 | 见“岁在龙蛇”。 | |
| lóng xiáng fèng wǔ龙翔凤舞 | 犹言龙飞凤舞。 |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三卷:“山势自西北来,如龙翔凤舞,掀腾而下,至凤凰山止。” |
| jiǔ hǔ shī lóng酒虎诗龙 |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 清·丘逢甲《东山酒楼次柳汀韵》:“狂饮且共楼头醉,酒虎诗龙各自豪。” |
| bǎi lóng zhī zhì百龙之智 | 龙:公孙龙,战国时期名家代表,著有《公孙龙子》;智:智慧,聪明。100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 《孔丛子·公孙龙》:“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其前也。” |
| lóng yù shàng bīn龙御上宾 | 见“龙驭上宾”。 |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
| fèng kuáng lóng zào凤狂龙躁 | 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 唐·韩偓《喜凉》诗:“炉炭烧人百疾生,凤狂龙躁减心情。” |
| fèng zhù lóng xiáng凤翥龙翔 | 龙飞凤舞,形容风采姿态的高超。翥:鸟飞。 | 明·张居正《陵寝纪》:“山趋水会,凤翥龙翔,信乾坤之……” |
| lǎo mài lóng zhōng老迈龙钟 |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当日来时是何等样精力强壮,那知如今老迈龙钟,如同一场春梦。” |
| lóng fēi fèng wǔ龙飞凤舞 |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
| dǐng chéng lóng qù鼎成龙去 |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
| lóng jǔ yún xīng龙举云兴 | 同“龙兴云属”。 | 《东观汉记·光武皇帝纪》:“帝既有仁圣之明,气势形体,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敌,翕然龙举云兴,三雨而济,天下荡荡,人无能名焉。” |
| hǔ xué lóng tán虎穴龙潭 |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抵住孔宣的刀。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 |
| lóng jiāng hǔ làng龙江虎浪 | 形容惯于兴风作浪。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2回:“性明敏,善机变,会妆饰,龙江虎浪,就是嘲汉子的班头,坏家规的领袖。” |
| lóng fēi fèng xiáng龙飞凤翔 | ①谓帝王的兴起。②比喻仕途得意,飞黄腾达。 | 三国·魏·吴质《答文帝笺》:“曹烈、曹丹,加以公室支庶,骨肉旧恩,其龙飞凤翔,实其分也。” |
| dà shuǐ chōng le lóng wáng miào大水冲了龙王庙 |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七回:“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咧!” |
| qí lóng nòng fèng骑龙弄凤 | ①比喻成仙。②比喻腾达。 | 明·陈与郊《义犬》第一出:“骑龙弄凤之兆,这有何妨。” |
| chéng lóng jiā xù乘龙佳婿 |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 唐·徐坚《初学记·鳞介部》:“黄尚为司徒,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温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
| lóng zhēng hǔ yǎn龙睁虎眼 | 形容蛮横霸道。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5回:“他家一门都是龙睁虎眼的脚色,只有三老还是个盛德人。” |
| yú shēng lóng mén鱼升龙门 | 同“鱼化龙”。 | 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 |
| huáng lóng tòng yǐn黄龙痛饮 | 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后遂以“黄龙痛饮”指彻底击败敌人,欢庆胜利。 | 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龚振黄《青岛潮》第十五章:“是以都门学界,纠合学界同志,连络全国人民,黄龙痛饮,岳武穆之是法;马革裹尸,汉伏波之未死。” |
| guī lóng lín fèng龟龙鳞凤 |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 《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鳞凤之应。” |
| lóng pán hǔ rào龙蟠虎绕 | 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 宋·范成大《水龙吟·寿留寺》词:“物外新闻,凤歌鸾翥,龙蟠虎绕。” |
| lóng jū fèng chú龙驹凤雏 | 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 | 《晋书 陆云传》:“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
| hǔ jù lóng pán虎据龙蟠 |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 北周 庚信《哀江南赋》:“昔之虎据龙蟠,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悴。” |
| pī nì lóng lín批逆龙鳞 | 同“批逆鳞”。 | 宋·陈亮《谢张侍御启》:“优念亮脱身虎口,久矣讳穷;批逆龙鳞,期于合理,庶几一割之有用,安能百炼而愈刚!” |
| diāo lóng huà fèng雕龙画凤 | 刻绘龙凤。 | 胡世香《巧取陈家寨》:“门上雕龙画凤,粉壁衬着红漆家具,分外耀眼。” |
| tǔ lóng mù hóu土龙沐猴 |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 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
| shén lóng shī shì神龙失势 | 势:地位和权力。比喻失去地位和权力。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要之,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 |
| nián mài lóng zhōng年迈龙钟 | 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墓上,提着我的名字,说我蘧佑年迈龙钟,不能亲自再来拜谒墓道了。” |
| fèng zhù lóng xiāng凤翥龙骧 | 形容奋发有为。 | 明·孙柚《琴心记·牛酒交欢》:“新筑沙堤行宰相,喜今朝凤翥龙骧,燕友逢春,莺朋出谷。” |
| pán lóng wò hǔ盘龙卧虎 | 盘;盘旋;屈曲。盘屈的龙;卧居的虎。常比喻隐藏的人才。 | |
| 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强龙不压地头蛇 | 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
| lóng tāo bào lüè龙韬豹略 | 指兵法。 | 明 宋濂《走笔送金贤良》诗:“蛋雨蛮烟十年梦,龙韬豹略一生心。” |
| lóng yù shàng bīn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
| lóng xīn fèng gān龙心凤肝 | 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 | 京剧《乌龙院》第三场:“想我们这样人家,吃的是鸡鸭鱼肉,也就是啦,难道说,还要吃什么龙心凤肝不成吗?” |
| fèng lóu lóng què凤楼龙阙 | 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 | 唐·韦庄《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诗:“洛岸秋晴夕照长,凤楼龙阙倚清光。” |
| wǔ fèng fēi lóng舞凤飞龙 | 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 宋·张孝祥《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绣裹山川。” |
| lóng qián fèng cǎi龙潜凤采 | 喻英俊之士才能未展现。 | |
| lóng xuè fèng suǐ龙血凤髓 | 比喻高贵的血统。 | 赵大年《公主的女儿》:“决不能叫心爱的二妞儿、龙血凤髓的布衣公主,再去跳一次护城河。” |
| mǎ rú yóu lóng马如游龙 |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 lóng lóu fèng gé龙楼凤阁 | ①帝王的宫殿、楼阁。②喻指封建统治者的巢穴。 | 元·马致远《拨不断》:“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
| lóng yán fèng yǔ龙言凤语 | 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 |
| yǒu lóng zé líng有龙则灵 | 水潭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 | 唐·刘禹锡《陋室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 jiāo lóng shī shuǐ蛟龙失水 | 蛟:传说的无角龙。蛟龙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水。比喻英雄失去凭借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不可,蛟龙失水,蝼蚁足以制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