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dā xǐ ruò kuáng大喜若狂 | 高兴得几乎发狂 | |
| jí xiǎo jiàn dà即小见大 | 从小处或小事见到大道理。 | 鲁迅《热风·即小见大》:“即小见大,我于是竟悟出一件长久不解的事来。” |
| biāo xíng dà hàn彪形大汉 | 彪:小虎;比喻躯干魁梧。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 | 清 吴趼人《痛史》第九回:“二人都是彪形大汉,浓眉广颡,燕颌虎腮。” |
| zhì dà wú wài至大无外 | 至:极。大到极点,外无以加。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
| dà yǔ rú zhù大雨如注 | 注:灌入。形容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 |
| dà fù dà guì大富大贵 | 指十分富有和高贵。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8卷:“后来虽不能如二公这等大富大贵,却也免了一个大难,享个大大家事。” |
| ér dà bù yóu yé儿大不由爷 | 由:听从,顺从。儿女长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2回:“如今就是你把你大爷叫起来,儿大不由爷,他也管我不住。” |
| wāng yáng dà sì汪洋大肆 | 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同“汪洋自肆”。 | 《新唐书 韩愈传赞》:“当其所得,粹然一出于正,刊落陈言,横骛别驱,汪洋大肆,要之无抵捂圣人者。” |
| háo táo dà kū号啕大哭 |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 《周易 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
| zhèng dà bù ē正大不阿 | 正大:光明正大;阿:迎合。光明正大,不循私迎合权贵。 | |
| dà shì wán bì大事完毕 | 指事情已经完满结局 | |
| chī xiǎo kuī dé dà biàn yí吃小亏得大便宜 | 指暂时亏损一点期待将来的收益。 | |
| bó dà jīng shēn博大精深 |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 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
| bǐ dà rú chuán笔大如椽 | 椽:房椽;放在檀上架屋顶的木杆。笔大得好像椽子。多形容大毛笔。 | 《晋书 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
| dà fàng jué cí大放厥词 | 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 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
| dà yán xiāng hài大言相骇 | 大言:夸大的言辞;骇:惊扰。说大话吓唬人。 | 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觑见俺似婴孩,大言相骇。” |
| dà jiàng néng yǔ rén guī jǔ,bù néng shǐ rén qiǎo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巧:灵巧。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不能使人心灵手巧。指必须要主观努力,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 |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 dà shā fēng jǐng大杀风景 | 破坏兴致的意思 | 唐·李商隐《杂纂》把“花间喝道”、“月下把火”等列为“杀风景”的事情。 |
| kuā dàn dà yán夸诞大言 | 夸诞:荒诞不经;大言:大话。指荒诞不切实际的大话 | 《魏书·释老志》:“夸诞大言,不本人情。” |
| zì gāo zì dà自高自大 | 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 | 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
| wěi dà bù diào尾大不掉 | 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
| huǎng rán dà wù恍然大悟 |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
| shuǐ dà yú duō水大鱼多 | 水面宽广,鱼就很多。比喻事物环境宽松就能丰盛。 | 汉·王充《论衡·自纪篇》:“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 |
| gāo nì dà tán高睨大谈 | 睨:视。眼睛看着上面,在发议论。形容举动言论气慨不凡。 | 汉 张衡《应间》:“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 |
| kuān huō dà dù宽豁大度 | 胸怀宽阔,度量大。 | 水运宪《祸起萧墙》七:“他们总算保持住了宽豁大度的神态。” |
| dà lù zhuī lún大辂椎轮 | 大辂:古代大车;椎轮:无辐原始车轮。华美的大车是从无辐车轮的原始车开始的。比喻事物的进化,是从简到繁,从粗到精。 | 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 |
| dà cuò tè cuò大错特错 | 完全错了。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 |
| yí dà tóu jiān遗大投艰 | 遗、投:交给。指交给重大艰难的任务。 | 《尚书·大浩》:“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 |
| lù lín dà dào绿林大盗 |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
| wú shāng dà yǎ无伤大雅 | 伤:妨害;大雅:雅正;正道。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像这种当个顽意儿,不必问他真的假的,倒也无伤大雅。” |
| guǎng tíng dà zhòng广庭大众 | 广庭:宽大的场所。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 秦·孔鲋《孔丛子·公孙龙》:“尹文曰:‘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侮而不敢斗,王将以为忠乎?’ |
| wú guān dà jú无关大局 | 即整个局势没有关系或没有影响。比喻并不要紧。 |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至死不变,愿意带着花岗岩头脑去见上帝的人,肯定是有的,那也无关大局。” |
| yì gāo dǎn dà艺高胆大 | 形容大胆的手法来自高超的技艺。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
| gāo xìng dà míng高姓大名 |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道:‘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 |
| dà bài ér táo大败而逃 | 指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斗了多时,李孝逸被余承志一枪刺在腿上,大败而逃。” |
| yīn xiǎo shī dà因小失大 |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 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
| nán dà dāng hūn,nǚ dà xū jià男大当婚,女大须嫁 | 婚:指男子娶妻。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八回:“古语说得好,男大当婚,女大须嫁……只因他屡屡来求,难于拒绝,故我劝侄女嫁他。” |
| gōng dà mó jiān攻大磨坚 | 磨:物体相摩擦;坚:硬。比喻艰辛。 |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攻大磨坚,莫能与之争。” |
| dà yǎn zhī shǔ大衍之数 | 大:大数;衍:演;大衍:指运用大数来演卦。指五十 | 《周易·系辞》:“大衍之数五十。” |
| dà tí xiǎo zuò大题小作 | 将磊韪写成小文章。比喻把重大问题当作小事情来处理。 | 老舍《读〈套不住的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
| cū zhī dà yè粗枝大叶 | 原指花草树木的枝茎粗壮。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多指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不细致;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又比喻不周密、不详细或比喻粗略的轮廓。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8卷:“《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 |
| tiáo tiáo dà lù tōng luó mǎ条条大路通罗马 |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 艾煊《大江风雷》第五部:“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
| rén xiǎo guǐ dà人小鬼大 | 指年纪小而头脑却很精明,为人调皮,鬼主意多。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人小鬼大,你竟敢弄这样的戏法。” |
| fù jiā dà shì富家大室 | 亦作“富家巨室”。指广有财产的大户人家。 | 宋·何薳《春渚纪闻·二富室疏财》:“所谓富家大室者,所积之厚,其势可以比封君,而钱足以使鬼神。” |
| huī kuò dà dù恢廓大度 | 恢廓:宽大,开阔。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 | 《后汉书·马援传》:“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
| láng yān dà huà狼烟大话 | 漫无边际的吹牛话。 | 管桦《清风店》:“他就喜欢听那些狼烟大话,听这些人帮着他摆龙门阵!” |
| gāo tán dà lùn高谈大论 | 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江西学者自以为得陆删定之学,便高谈大论,略无忌惮。” |
| dà móu bù móu大谋不谋 | 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 | 《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
| zhì yù yuán ér xíng yù fāng,dǎn yù dà ér xīn yù xiǎo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 考虑问题要变通灵活,行为则须端方不苟;胆量要大,心思要缜密。 |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
| gāo cái dà xué高才大学 |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 晋·葛洪《抱朴子·辨问》:“且夫周孔,盖是高才大学之深远者耳。” |
| wǔ huā dà bǎng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
| tōng yì dà dōu通邑大都 | 同“通都大邑”。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
| dà chǎo dà nào大吵大闹 | 激烈地争吵。指争论各方并无严重分歧而进行毫无秩序的争吵骚动。 |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正吃得香甜时,忽听得门口大吵大闹起来,仓樵脸上忽红忽白。” |
| jiǔ dǐng dà lǚ九鼎大吕 | 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
| dà sì páo xiào大肆咆哮 | 大肆:毫无顾忌;咆哮:愤怒叫喊。指愤怒地大喊大叫。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四章:“败报传到英国,政府党报纸大肆咆哮,‘一致要求实行充分的报复’。” |
| zhāng dà qí cí张大其辞 | 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同“张大其词”。 |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卿于席间,张大其辞,虽然存了齐国一时体面,只恐三杰之后,难乎其继。如之奈何?” |
| shí dà tǐ,gù dà jú识大体,顾大局 | 认识到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照顾全局利益。 | 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会议上的讲话》:“不论工人也好,农民也好,知识分子也好,爱国民主人士也好,都是识大体、顾大局的,都是相信跟着党走是对的。” |
| dà lāo yī bǎ大捞一把 | 乘机放手攫取利益。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八章:“而科股长呢,还不是每人乘机大捞一把。” |
| sī shì tǐ dà斯事体大 | 斯:此;体:体制,规模。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 汉 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
| dà zhí ruò qū大直若诎 | 见“大直若屈”。 | 《韩诗外传》卷九:“大直若诎,大辩若讷。” |
| bó rán dà nù勃然大怒 |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
| fù shāng dà gǔ富商大贾 | 亦作“富商巨贾”。指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 | 《史记·货殖列传》:“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杰诸侯于京师。” |
| jiāo ào zì dà骄傲自大 | 盛气凌人,过分抬高自己。 | 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特别提出谦虚,反对骄傲自大。” |
| shí zhǐ dà dòng食指大动 |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
| zhāng dà qí cí张大其词 | 张大:夸大。说话写文章将内容夸大。 | 唐·韩愈《送杨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 |
| zhǔ xiǎo bēi dà褚小杯大 | 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 | 《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
| lǎo dà tú shāng老大徒伤 | 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 zhǔ xiǎo huái dà褚小怀大 | 褚:口袋。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 | 战国·宋·庄周《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
| dà yǎn dèng xiǎo yǎn大眼瞪小眼 | 大眼看着小眼,没有解决的办法。 | 浩然《艳阳天》第12章:“几句话,把个马连福说得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后脊梁背嗖嗖地冒凉气。” |
| pí fú hàn dà shù蚍蜉撼大树 | 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 dà yì lǐn rán大义凛然 |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 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
| shì guān zhòng dà事关重大 | 指事情关系着根本或全局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9回:“郭槐到了此时,岂不知事关重大,横了心再也不招。” |
| dà yú dà ròu大鱼大肉 | 指美好丰盛的饮食。形容菜肴丰盛。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大鱼大肉,热酒热饭,只顾搬将出来。” |
| dà jiā guī xiù大家闺秀 | 大家:世家望族;闺秀:出身名门的女子。原指富贵人家有才德的女子。现泛指富人家未出嫁的女子。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
| dà zhāng tà fá大张挞伐 | 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
| dà jiàng bù zhuó大匠不斫 | 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斫;砍削。高明的匠人不用斧头砍削。比喻居高位的人不逞小智,不代下司职。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公》:“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计,大兵不寇。’” |
| tōng dōu dà bù通都大埠 | 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 燕斌《<中国新女界杂志>发刊词》:“近年以来,朝野上下,始从事于女子教育问题,通都大埠之间,女校相继成立。” |
| zhēn xiàng dà bái真相大白 | 真相:佛教用语;指本来面目;大白:彻底弄清楚了。真实情况完全弄清楚了。 | 《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
| dà yǎn wàng xiǎo yǎn大眼望小眼 |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怎么办好。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大眼望小眼,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
| yí xiào dà fāng贻笑大方 | 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泛指有某种专长的人。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人笑话。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 luò luò dà duān荦荦大端 | 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 | 《史记 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
| jiàn xiǎo àn dà见小暗大 | 指小事清楚,大事糊涂。 | 《孔子家语 五仪解》:“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 |
| fǔ zhǎng dà xiào抚掌大笑 | 抚掌:拍手。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 |
| tú mén dà jiáo屠门大嚼 | 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 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
| kuān hóng dà liàng宽宏大量 | 宽宏:度量大。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容事。也作“宽洪大量”。 | 元 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
| dà tiān bái rì大天白日 | 白天。强调跟暮夜黑暗对照。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 |
| xióng cái dà lüè雄才大略 | 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才:才能;略:计谋。 |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
| gāo zhú dà nián高躅大年 | 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7章:“虽高躅大年,不复劳以朝请,而国有大故,当就咨询。” |
| dà quán dú lǎn大权独揽 | 揽:把持;掌握。指独自一人把持处理重要事情的权力。 | 清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
| dà quán zài wò大权在握 | 手中掌握有很大权力。 | 曾朴《孽海花》第21回:“总要升到了秤长,这才大权在握,一出一入操纵自如哩!” |
| dà zhāng shēng shì大张声势 | 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 《宋史·李师中传》:“今修筑必广发兵,大张声势。” |
| dǎn dà pō tiān胆大泼天 | 同“胆大包天”。 | 清·王士禛《居易续谈》:“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余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
| jù jiān dà huá巨奸大猾 | 奸:奸诈;猾:狡猾。指阅历深而非常阴险狡猾的人。 | 唐·韦嗣立《论刑法多滥疏》:“务于穷竟,连坐相牵,数年不绝,遂使巨奸大猾,伺隙乘间。” |
| dà mìng jiāng fěng大命将泛 | 大命:国家的命运;泛:通“覂”,倾覆。形容国家即将覆灭。 | 汉·贾谊《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
| piáo pō dà yǔ瓢泼大雨 | 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非常大。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道上黑泥总是不干的,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顺着道沿走。” |
| dà jiàn mí liú大渐弥留 | 大渐:病危;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指病重将死。表示病危将死。 | 《尚书 顾命》:“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南朝 梁 萧统《文选 王俭〈诸渊碑文〉》:“景命不永,大渐弥留。 |
| nóng méi dà yǎn浓眉大眼 | 形容眉目端庄,富有生气。多指男子。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只见里面一个浓眉大眼的黑面肥胖妇人,穿着一件黑夏布小衣,两袖勒得高高的,膊肘子也露了出来。” |
| dà hán xì rù大含细入 | 原指文章的内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形容文章博大精深。 | 汉·扬雄《解嘲》:“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 |
| wèi xiǎo shī dà为小失大 | 为了小利,造成巨大损失。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你若不肯,他就告诉了大老爷,找你点错处,革掉了你,你能为小失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