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pián shǒu jiù guī骈首就僇 | 同“骈首就戮”。 | |
| qiú shǒu sàng miàn囚首丧面 | 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 | 宋·苏洵《辨奸论》:“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情也哉?” |
| qún lóng wú shǒu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 juān qū yǔn shǒu捐躯殒首 | 捐躯:牺牲生命;殒:坠落。舍弃身躯,抛弃头颅。形容不惜牺牲生命。 | 宋·王安石《第三札子》:“仰荷天地至恩,捐躯殒首,无以上报。” |
| lóng shǒu shǐ zú龙首豕足 | 犹言牛头不对马嘴。谓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 南朝·梁·梁元帝《金楼子·立言》:“龙首豕足,随时之义;牛头马髀,强相附会。” |
| yǔn shēn suì shǒu殒身碎首 | 犹粉身碎骨。 | 唐·颜真卿《让宪部尚书表》:“在臣一门,叨幸斯极,殒身碎首,无以上报。” |
| jǔ shǒu dài mù举首戴目 | 举:抬起;戴目:仰视的样子。形容望着远处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 | 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天下举首戴目,属心执事者,难以一二计。” |
| liù yáng huì shǒu六阳会首 | 中医术语,六阳脉集中在头部。指头。 |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对着众官人在此,我这一去,若有些儿差失呵,我输我这六阳会首。” |
| hào shǒu qióng jīng皓首穷经 | 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 唐 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诗:“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
| jǔ shǒu jiā é举首加额 | 举:抬起;额:额头。拱手与额相齐,表示喜悦庆幸。 | 宋·司马光《谕若讷》:“上乃飞白‘安静’二字,以赐若讷,若讷然后举首加额,受而藏之。” |
| shǒu wěi xiāng yuán首尾相援 | 谓前后互相照应。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惟首尾相援,则附会之体,固亦无以加于此矣。” |
| jìn tuì shǒu shǔ进退首鼠 | 进退不定;犹豫不决。首鼠,踌躇。 | 宋·陈亮《与应仲实书》:“又思此别相见定何时,进退首鼠,卒以其所欲求正于仲实者而寓之书。” |
| mǎ shǒu shì zhān马首是瞻 | 首:头;是:指示代词;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瞻:往前或向上看。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
| shén lóng jiàn shǒu神龙见首 |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后以“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 |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
| tuǒ shǒu tiē ěr妥首帖耳 | 犹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 |
| bù yī qián shǒu布衣黔首 | 布衣:称呼平民;黔首:战国及秦代称呼百姓。古代指一般百姓。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黔首。” |
| jué mìng zhēng shǒu决命争首 | 拼命争先而战。 | 汉·李陵《答苏武书》:“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 |
| dī shǒu fǔ xīn低首俯心 | 形容屈服顺从。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余以为八家、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 |
| bǐ shǒu tóu qiāng匕首投枪 | 匕首:短剑。比喻短小犀利击中要害的文章。 |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
| yǎng shǒu shēn méi仰首伸眉 | 仰首:仰起头来;伸眉:舒展眉头。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 |
| dī shǒu xià qì低首下气 | 形容有所畏惧而不得不屈服。 | |
| shǒu wěi xiāng yìng首尾相应 | 应:接应。原指作战时各部密切配合;互相接应。 |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
| shǒu wěi xiāng jiù首尾相救 | 救:援助。头和尾相互援助。比喻前后互相援助。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 |
| zhān yú mǎ shǒu瞻予马首 | 看我马头,指听我的指挥,跟着行事。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
| shǒu wěi xiāng lián首尾相连 | 见“首尾相继”。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时袁、曹、公孙首尾相连,融兵弱粮寡,孤立一隅,不与相通。” |
| féng táng bái shǒu冯唐白首 | 同“冯唐易老”。 |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以孝文之明也,本朝之治,百寮之贤,而贾谊见逐,张释之十年不见省用,冯唐白首,屈于郎署,岂不惜哉!” |
| xīn fú shǒu kěn心服首肯 | 谓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然则他何不一开口就照在青云山口似悬河的那派谈锋?也不愁那姑娘不低首下心的心服首肯。” |
| huáng tóng hào shǒu黄童皓首 | 见“黄童白叟”。 | 宋·司马光《送伊阙王大夫歌》:“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
| shǒu wěi guāi hù首尾乖互 | 首尾:前后;乖互:相互违背。指前后互相矛盾。 | 《宋书·徐湛之传》:“赍传之信,无有主名,所征之人,又已死没,首尾乖互,自为矛盾。” |
| gān xīn shǒu jí甘心首疾 | 甘心:情愿,乐意;首:头;疾:病,引申为痛。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 | 《诗经·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 shǒu chàng yì jǔ首唱义举 | 唱:通“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 《晋书·刘弘传》:“诏惟令臣以散补空缺,然沐乡令虞潭忠诚烈正,首唱义举,举善以教,不能者劝,臣辄特转潭补醴陵令。” |
| jí shǒu cù è疾首蹙頞 | 疾首:头痛;蹙:皱。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
| é shōu chēng qìng额首称庆 | 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 |
| bái shǒu zhī xīn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唐 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 dī shǒu xià xīn低首下心 | 首:头;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 | 唐 韩愈《祭鳄鱼文》:“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 |
| hào shǒu cāng yán皓首苍颜 | 皓:白色的样子;首:头发;颜:面孔。雪白的头发,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 明·无名氏《午时牌》第一折:“相当初太公垂钓,伊尹耕锄,垂钓的皓首苍颜安社稷,耕锄的尽心竭力定寰区。” |
| páng méi hào shǒu庞眉皓首 | 同“庞眉皓发”。庞,用同“厖”。 | 唐·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往著。” |
| fǔ shǒu shòu mìng俯首受命 | 俯:低下;首:头。形容人驯服顺从的样子。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2回:“欲使悍将骄兵,俯首受命,宁非痴人说梦乎?” |
| qiáo shǒu qǐ zú翘首企足 | 仰起头,踮起脚。形容盼望殷切。 | 三国 魏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内响应。” |
| fǔ shǒu jiù fù俯首就缚 | 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 |
| shǒu rú fēi péng首如飞蓬 | 首:头发;飞蓬:飞散的蓬草。形容头发未经修饰,像飞散的蓬草一样纷乱。 | 《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
| shǒu qiū zhī wàng首丘之望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 | 宋·苏轼《惠州谢表》:“衰疾交攻,无复首丘之望。” |
| fǔ shǒu xì jǐng俛首系颈 | 俛:同“俯”,低下。低下头,用绳子拴着脖子。形容卑躬屈膝低头认罪。 | 汉·贾谊《过秦论》:“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
| shǒu shēn fēn lí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
| shēn shǒu fēn lí身首分离 | 身:躯干;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 |
| fǔ shǒu jiù qín俯首就擒 | 低头受擒拿。 | |
| yòu rán jǔ shǒu褎然举首 | 褎然:出众的样子;举:推举;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 | 《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 |
| tōng xīn jí shǒu恫心疾首 | 恫:疼痛。形容极端仇恨。 | 《新唐书·萧锐传》:“我是以恫心疾首,思刷厥耻。” |
| guī zhèng qiū shǒu归正邱首 | 见“归正首丘”。 | 明·宋濂《故检校孔君权厝志》:“吾出千成死至此,吾意能归正邱首,岂知死于道路。” |
| hú sǐ shǒu qiū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
| é méi qín shǒu蛾眉螓首 | 弯弯的眉毛,方广的前额。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艳。 | 《诗经 卫风 硕人》:“螓首蛾眉。” |
| áng shǒu tǐng xiōng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
| yuán shǒu fāng zú圆首方足 | 代指人类。 | 《淮南子·精神训》:“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 |
| luàn shǒu gòu miàn乱首垢面 | 犹蓬头垢面。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世文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
| shǒu wěi xiāng jì首尾相继 | 前后连接不断。 | 《魏书·侯渊传》:“时青州城人馈粮者首尾相继。” |
| quán qí shǒu lǐng全其首领 | 保住脑袋与性命。 | 汉·杨恽《极孙会宗书》:“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得全其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
| wén zhāng kuí shǒu文章魁首 | 魁首:为首的,这里指名列第一。形容文章写得最好,文才极高。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通晓描鸾刺绣。” |
| shǒu chàng yì bīng首唱义兵 | 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
| shǒu shī liǎng duān首施两端 | 见“首鼠两端”。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训传》:“虽首施两端,汉亦时收其用。” |
| shǒu wěi shòu dí首尾受敌 | 首尾:前后。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 《周书·文帝纪》:“今逼以上命,悉令赴关,悦蹑其后,欢邀其前,首尾受敌,其势危矣。” |
| shāng xīn jí shǒu伤心疾首 | 痛心疾首,形容痛心之至。 |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吾民伤心疾首之事,孰有过于是耶!” |
| bái shǒu bù yú白首不渝 | 渝:改变。白头到老也不变。形容人一生忠诚、坚定。 | 《梁书 何点传》:“新除侍中何点,栖迟衡泌,白首不渝。 |
| hào shǒu páng méi皓首庞眉 | 皓:白的样子;庞:杂色。头发和眉毛花白。 | 清·黄宗羲《<轮庵禅师语录>序》:“余皓首庞眉,叨叨于过去之间,感慨系之,无乃为轮庵之所笑乎?” |
| dào xīn jí shǒu悼心疾首 | 心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 《旧唐书·田布传》:“况其临命须臾,处之不挠,载形章表,益深衷悃,问使发缄,悼心疾首。” |
| fǔ shǒu jí ěr俯首戢耳 | 见“俯首帖耳”。 | 孙中山《大总统告陆海军士文》:“我军人俯首戢耳以听其鞭策者,亦既二百六十有馀年。” |
| guī zhèng shǒu qiū归正首邱 | 见“归正首丘”。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状》第八五回:“我昨天说叫他回去调理的话,就是叫他早点归正首邱了。” |
| tōng shǒu zhì wěi通首至尾 | 从开始到结尾。犹言原原本本。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3回:“蕙娘将前前后后,通首至尾,说了一遍。” |
| bái shǒu qí méi白首齐眉 | 夫妻到老相敬爱。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邹夫人白首齐眉,然晚岁丧明,家计亦薄。” |
| shǒu chàng yì jǔ首倡义举 | 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0回:“公首倡义举,奈何以王位让人耶?” |
| jiàn shǒu yī guī剑首一吷 | 见“剑头一吷”。 | 清·徐芳《<书影>序》:“栎园天才绝世,其诗文皆卓然大家;即以杂著,此其剑首一吷也,而富如此。” |
| shǒu wěi gòng jì首尾共济 | 济:帮助;救济。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 《明史·方逢时传》:“两人首尾共济,边境遂安。” |
| fǔ shǒu mǐ ěr俯首弭耳 | 见“俯首帖耳”。 | 《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其虎见勤自励到来,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有声,似有乞怜之意。” |
| áng shǒu tiān wài昂首天外 | 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清 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
| shǒu xià kāo gāo首下尻高 | 头向下,屁股翘起。跪拜磕头的样子。 | 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走官阶下,首下尻高。” |
| bái shǒu xiāng zhī白首相知 |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 明 孙仁儒《东郭记 顽夫廉》:“君家朋友何须道,翻腾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发相知,按剑同袍。” |
| shǒu dāng qí chōng首当其冲 | 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 晋 陈寿《三国志 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
| shǒu qiū zhī sī首丘之思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说,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 |
| shǒu wěi guàn tōng首尾贯通 | 首尾:前后。指前后连贯相通。 | 宋·王观国《学林·古赋题》:“盖亦拟张衡《二京》而为《三都赋》……此赋首尾贯通,亦一赋也。” |
| chuí ěr xià shǒu垂耳下首 | 犹俯首帖耳,形容驯服听命。 | 宋·陈亮《酌古论·李愬》:“故虽驱而用之,而垂耳下首,卒不敢动。” |
| tòng xīn jí shǒu痛心疾首 | 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
| yòu rán jū shǒu褎然居首 | 褎然:出众的样子。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 | 清·王韬《征设香山南屏乡义学序》:“太守少尝读书于米利坚者十年,两试太学,褎然居首。” |
| tú qióng bǐ shǒu xiàn图穷匕首见 | 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 《战国策 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 shǒu qiū sù yuàn首丘夙愿 | 首:头向着;丘:土丘;夙愿:向怀有的愿望。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心愿。 | 战国·楚·屈原《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
| chuí shǒu tiē ěr垂首帖耳 | 垂:低下;帖:同“贴”,顺从,服帖。形容非常驯服恭顺的样子。 | 元·陶宗仪《辍耕录》第15卷:“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耳,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 |
| pián shǒu jiù dǎi骈首就逮 | 见“骈首就系”。 | 清·宋学洙《张文忠公遗事》:“翁以故相终老,未有显过闻于天下,而使其子骈首就逮,脱不幸有伤雾露之疾。” |
| dī méi xià shǒu低眉下首 | 低:低下;下:低;首:头。低着眉垂下头。形容顺良,顺从。 |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叫我物色相当的女人;年纪约三十岁左右,养过两三个儿子,人要沉默老实,又肯做事,还要对他底大妻肯低眉下首。” |
| bái shǒu yī jié白首一节 | 指年虽老而志节不衰。 | 《后汉书 吴良传》:“窃见臣府西曹掾齐国吴良资质敦固,公方廉恪,躬俭安贫,白首一节。” |
| áng shǒu wàng tiān昂首望天 | 昂首:抬起头。仰着头看天。形容态度十分傲慢;眼光向上;不深入基层或做事脱离实际;也作“昂首天外”。 | 清 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
| mí qū suì shǒu糜躯碎首 | 指粉身碎骨。 | 战国 燕 婅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 |
| dùn shǒu zài bài顿首再拜 | 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
| yǐn lǐng qiáo shǒu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武松演义》第15回:“都监大人张灯结彩,设宴款待英雄,正是引领翘首。” |
| mào shǒu zhī chóu贸首之雠 | 形容仇恨极深,乃欲谋取对方的头颅才甘心。贸,通“牟”。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雠也。” |
| bù kān huí shǒu不堪回首 | 不堪:不忍;回首:回头;引申为回顾、回忆。不能忍受回顾的痛苦。多指因回忆过去不好或不愉快的事而痛苦;因而不忍心回顾。 | 南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 xuán shǒu wú què悬首吴阙 | 犹言悬门抉目。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 |
| guī zhèng shǒu qiū归正首丘 | 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礼,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
| yuán xiōng shǒu è元凶首恶 | 罪魁祸首。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 |
| yòu rán guàn shǒu褎然冠首 | 褎然:出众的样子。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 | 清·曾国藩《圣哲画像记》:“我朝学者,以顾亭林为宗,《国史儒林传》褎然冠首。” |
| shǒu wěi jiā gōng首尾夹攻 | 夹:从两个相反方面来的。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0回:“乾佑遣将,率精骑数万,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首尾夹攻,官军骇乱,大败而奔。” |
| shǒu zhàn gào jié首战告捷 | 第一仗就取得胜利。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见到了人,人又还健康——母亲觉得朱静芳是首战告捷。” |
| shǒu shǔ liǎng duān首鼠两端 | 首鼠:踌躇不决。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